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31日报道:旗袍,曾一度是“远东第一城”上海时尚的风向标,演绎着东方与西方、传统与现代、传承与变异、碰撞与交融之间的风云变幻。岁末年初之际,行知读书会“传统文化季”正式拉开帷幕,首期活动聚焦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——海派旗袍与盘扣。
从20世纪20年代流行沪上的摩登服饰,到21世纪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“海派旗袍制作技艺”,旗袍完成了发祥、流行、淡出、复兴、升华的历史轨迹,演绎了百年的精彩和风华。
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级讲师方闻介绍说,旗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女性的国服,修身合体是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。如果你要定制一件旗袍,测量环节就很复杂。不仅仅是三围,身体各个部位,领围、手臂的宽度、腰长等等,这样旗袍制作出来也更加符合个人体型。
海派旗袍有八大工艺秘籍——镶、嵌、滚、宕、绣、绘、镂、盘。方闻指着旗袍上的盘扣说,这是旗袍上最有功能性的存在。在慢慢发展过程中,旗袍上的扣子越做越美观,也从单一的简单功能的扣子,发展成既有功能性,又有装饰效果的盘花。“虽然只是一粒小小的扣子,实际制作过程也非常繁杂。从最开始的一块布变成盘扣要经历好几道工序。首先是刮浆,在普通面料背后刮一层浆糊,让它产生一定硬度,然后剪调,变成很窄0.45寸,这么窄的条再对折翻烫4、5遍,形成更窄的条,然后再填丝、缝合、整形、补充。”
方闻以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为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盛宴。在方闻的指导下,大家一同亲手体验了葡萄扣的制作过程,从刮浆、剪条、烫条,到填丝、缝合、整形、填充,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看着自己手中的葡萄扣逐渐成形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成就感。
旗袍不仅是一件服饰,更是精神的象征,它代表着女性的独立、坚强与美好。方闻说,唯有深入理解旗袍的内涵、技艺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,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中华服饰乃至中华文明的精神。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、阎华工作室、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感谢IT之家网友逆雨刺猬的线索投递!,苹果今日向Mac电脑用户推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!,苹果今天发布新闻稿,表示在...
,根据国外科技媒体Wired报道,来自Eclypsium的网络安...
,铠侠近日发布了最新一代UFS4.0闪存芯片,共有256GB、5...
,佳明推出新款Epix2Pro系列智能手表,新款手表有42mm、...
三星EVOPlus系列存储卡,读取速度130MB/s,提供10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