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10月中下旬,天气逐渐转凉,宁夏贺兰山东麓各葡萄酒庄陆续结束榨季,工作人员穿梭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,对葡萄藤蔓进行修剪、下架、捆绑,有的已经提前进行埋藤,开始迎接“冬眠”。
冬藏埋土、春季展藤,是中国北方酿酒葡萄产区一项独特的农耕措施。冬季来临之际,需对葡萄藤进行修剪并用土压埋,帮助葡萄藤顺利度过严冬。春季到来时,则将葡萄藤从土壤中重新挖出来,上架、绑扎,开始新一轮的生产。
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冬季干旱、多风,地面最低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,为避免低温冻伤葡萄藤,该产区是世界上少数冬季需要埋土的产区之一。每年自10月下旬开始,埋土作业将会陆续开始,持续至11月中旬左右。埋土前,必不可少的则是剪枝工作。
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,剪枝还有一个专有名词——“冬剪”。“‘冬剪’不等于冬天剪,而是在酿酒葡萄成熟后,完成采摘的一个月的时间里,对葡萄树进行修剪,为埋土越冬做准备。”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冬剪”时,只保留葡萄藤靠近主蔓基部的两个芽眼,作为来年新生命的希望。适当剪枝可调节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平衡,使植株生长健壮,延长结果年限和葡萄树的寿命,确保葡萄的持续稳产、优质。因此,“冬剪”质量的好坏,也会影响到来年葡萄的正常生长与挂果。
每年“冬剪”时节,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各酒庄用工量也大幅增多,为节省人力成本,酿酒葡萄地里也随处可见智慧农业的身影。在以前,修剪后散落在种植行间的葡萄枝条的清理十分费时费工,如今,移动式枝条还田机等新型设备的应用,使枝条粉碎后直接还田,不仅省了搬运,还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。
今年,在位于青铜峡市的甘城子产区,许多酒庄还开始尝试酿酒葡萄“挂枝越冬”实验,有的酒庄选择让葡萄藤挂枝,待来年3月初用工不紧张时再抽条。这样的方式,不仅防风固沙,让冬天的葡萄地不再一片荒凉的同时,也让葡萄园形成小气候,提高葡萄园地表温度,取下来的枝条来年还可以秸秆还田,实现葡萄枝条循环利用和葡萄酒产业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
据悉,“冬剪”结束后,各酒庄还将再次进行系统滴灌和消毒,为葡萄树送上今年的最后一次“肥料”。随后,漫长的埋土作业将拉开序幕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感谢IT之家网友逆雨刺猬的线索投递!,苹果今日向Mac电脑用户推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!,苹果今天发布新闻稿,表示在...
,根据国外科技媒体Wired报道,来自Eclypsium的网络安...
,铠侠近日发布了最新一代UFS4.0闪存芯片,共有256GB、5...
,佳明推出新款Epix2Pro系列智能手表,新款手表有42mm、...
三星EVOPlus系列存储卡,读取速度130MB/s,提供10年...